金秋九月,阳光和煦,枣庄市迎来了一场科学与智慧的盛宴——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本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仅点燃了公众对科学的热情,更在枣庄大地播撒下科技创新的种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了坚实的科普力量。
一、主场活动亮点纷呈,营造浓厚科普氛围
9月19日,枣庄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滕州市龙泉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现场设置60余个主题科普宣传区,打造了一场创新性、群众性、普惠性的“科普集市”。现场不仅展示了众多科技产品和科普作品,还设置了无人机操控、3D打印、健康专家义诊、现场咨询等互动环节。从基础科学知识到前沿科技应用,从健康生活理念到消防宣传,向广大群众普及人工智能、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农业生产、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科学知识,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呈现出一场多维度、开放式的科普盛宴。
二、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科普传播全面覆盖
全国科普日期间,“多彩的昆虫世界”科普展览在市科技馆开展,展览配备活体爬宠养殖箱、蝶舞花海等精彩展项,设有图文并茂、色彩斑斓的昆虫展板,百余款世界各地特色昆虫标本,以及与昆虫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朋友体验打卡,参观量达12万人次。除线下活动外,枣庄市还充分利用线上媒体平台,搭建“指尖科普宣传阵地”。活动期间,组织开展“科普汇·惠万家”全民科学素质知识竞赛,通过线上答题的方式,吸引1300余名群众参与互动,学习科学知识。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片、科普短视频等,大众网、齐鲁壹点等20余家新闻媒体对科普日活动进行了多方报道,累计点击量超过数十万次,形成了线上科普传播热潮。同时,利用“每日科普”线上科普专栏,推送科普信息60余条,阅读数量达到6000余人次,让公众在指尖轻触间就能获取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极大地拓宽了科普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专项行动深入基层,科普惠及千家万户
在科普日活动期间,枣庄市组织开展市直单位系列行动、科普专项行动以及各区(市)系列科普活动等。活动聚焦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弘扬、人工智能、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农业生产、民生水利、生态环保、绿色低碳、防灾避险、安全生产、智慧交通、气象科学、膳食营养、中医文化、心理健康、科学文化等公众关注热点,通过科普联合行动、青少年科学教育行动、自然资源科普专项行动等形式,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为公众提供了优质多元、喜闻乐见的科普体验。特别是在农村、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科普电影展播活动为群众放映科普类电影、短片36场,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活动为20所学校师生送去精彩的科普报告,科普大篷车走进10余所中小学,多渠道宣传科普知识,让科学知识触手可及,真正实现了科普惠及千家万户。
四、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科普阵地不断壮大
为了持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近年来,枣庄市积极争取科普项目资金支持,加大社区科普馆、校园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社区科普馆17处、户外科普阵地18处,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2家、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5家,认定枣庄市科普教育基地23家,认定校园科技馆42处。科普日期间,科普场馆均免费对外开放,成为了公众学习科学、了解科技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满足了公众的科普需求。同时,枣庄市还广泛吸纳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背景的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人才加入科普队伍,组建科普专家工作室52家,科普日期间开展活动200余场次,为科普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科普活动成效显著,科学素质有效提升
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广泛参与下,2024年枣庄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活动期间共开展科普活动3000余场次,惠及群众70万余人次。我市2家单位、3项活动获评中国科协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8家单位、19项活动获评省科协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科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通过此次科普日活动,枣庄市全民科学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实现“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和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枣庄市科协将继续秉承“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理念,广泛开展“多阵地、多领域、广覆盖、高质量”的系列科普活动,持续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科普部
审核:李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