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滕州市科协在枣庄市科协和滕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聚焦全市中心工作,扎实履行“四服务”职能,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年来,滕州各级科协组织以及开展的活动共获中国科协荣誉3项;省科协荣誉2个,省科协试点2个,省科协典型案例3个,省科协科普项目6个,省科协优秀活动4个,省科协博士创新站建设试点2个,省级大赛获奖项目19个;枣庄市科协荣誉13个。
一、聚焦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
1.强化协同创新,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充分依托省农学会组织和人才优势,成功举办了马铃薯产业相关学术会议4场次,与5家单位签署人才或技术合作协议,有6项技术成果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4项适用于滕州种植的技术成果获评马铃薯提质增效创驱项目。滕州科协被省科协评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表现突出单位,《创新驱动谋发展 守正创新当先锋》入选省科协2024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生动实践典型案例。
2.激发企业创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聚焦全市“化机锂医数”五大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大力推动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地位,北一(山东)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数控机床柔性加工制造》被评为2024 年山东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山东三维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科协入围山东省企业科协试点。山东山森数控有限公司科普工作室等8个科普工作室入围枣庄市第一批科普专家工作室。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入围山东省博士创新站建设试点。
3.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改革创新。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安排,就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认可。邀请中国老科协13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滕开展“老专家滕州行”活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30余家企业提出意见建议80余条。
二、聚焦科学普及,全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1.打造科普品牌,科普活动精彩纷呈。以“全国科普日”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两大节日为载体,打造“善城科普”讲堂,广泛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承办了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启动仪式暨科普资源展演展示活动;在龙泉广场开展了内容涵盖20多个领域的科普集市;举办“科普大篷车进校园”20余场次,科普电影放映10余场;邀请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和省青少年科普报告团来滕,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和青少年科普报告5场次;组织科普志愿者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0余次。“科普进校园 助力双减”志愿服务活动和“科普汇·惠万家”科普集市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市科协被省科协评为2024 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培育科创人才,创新氛围愈加浓厚。聚焦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枣庄奖项85项,获省级奖项7个。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中,获一等奖4人,二、三等奖7人。在山东省第七届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个,入围奖4个,最具推广价值奖1个。第十一届淮海科学技术奖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在第七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中获科普视频类奖项8个,获科普图文类奖项2个。
3.实施科普项目,科普能力不断提升。张汪镇科普馆等3个项目入选2024年山东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滕州市墨子纪念馆等3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木石镇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的科技馆被认定为枣庄市第三批“校园科技馆”。
三、聚焦组织建设,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1.圆满完成换届,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全面完成了市、镇(街)两级科协组织换届工作,选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和队伍。新成立1家园区科协和3家企业科协,海外专利信息平台注册企业5家。《“点线面”构建基层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新格局》被评为山东省科协2024年度改革品牌试点项目。
2.强化政治引领,作风建设持续强化。扎实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滕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党支部”和“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市科协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在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3.深化结对帮扶,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双报到”工作,圆满完成本年度共驻共建项目,开展送春联、送健康等各类活动20余场。深化“一企一策”培育帮促,根据市委统一安排,选派2名科级干部为帮包专员,分别帮包2家规模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清凉、送健康入企等活动10余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2025年,滕州市科协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围绕枣庄科协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找准切入点,抓实着力点,坚持“1125”工作思路(即: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这一中心;争创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市这一工作主线;紧盯“全国科普月”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二大时间节点,创新活动内容;重点实施好党建引领行动、科普惠民行动、人才服务行动、创驱助力行动、改革赋能行动“五大行动”),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科协新作为。
1.实施好党建引领行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巩固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学习成果,进一步加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2.实施好科普惠民行动。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市工作成效,并积极创建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市。牵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做好“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总结及“十五五”规划。在“全国科普月”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规范实施好山东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和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项目。全面落实市科协确定的“一月一主题”科普联动活动,持续推进“科普汇 惠万家”和“善城科普”讲堂等品牌活动走深走实。
3.实施好人才服务行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合,做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持续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大赛、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品牌科普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做好人才推荐,推选优秀论文、学术成果、发明创造参加国家、省、市科技奖等的申报评审。持续做好科普专家工作室、科技小院、博士创新站等人才“蓄水池”建设工作,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4.实施好创驱助力行动。紧紧围绕“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加强与各级学会、高校院所等单位对接,在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多渠道深层次合作。继续为马铃薯协同创新基地的技术培训、高端学术论坛等活动做好服务保障。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5.实施好改革赋能行动。持续扩大基层科协组织的有效覆盖,不断完善科协组织网络,着力接长手臂。积极探索在新经济社会组织、研发机构中建立科协组织,推动企业科协和高校科协扩面提质,深化科技社团体制机制改革,规范管理,推动科技社团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