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老科协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薛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协、老科协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和鲁办发[2005]22号文件精神,带领全区各级老科协组织和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老科协工作,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区老科协组织开展了“关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老科协工作”的调研活动。现就我区老科协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意见与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了组织建设,夯实了工作基础
1、建立了强有力的区老科协领导班子。区老科协设会长1人,副会长7人,会长、副会长多为区人大、区政协、区政府退下来的领导,各专委会主任由具有高级职称的老科技专家担任。协会聘请区委书记为荣誉会长。通过八年来的工作,整个班子呈现出了较强的凝聚力、协调力和影响力,展现出了带领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业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2、定期召开区老科协理事会议。共组织召开了9次理事会议,不断总结工作,调整思路,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3、加快了建立基层老科协组织的步伐。目前,全区7个镇街、三大系统(农业、教育、卫计)、经济开发区及部分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建立了老科协组织,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覆盖全区的老科协组织网络。
4、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区老科协已发展会员1110人,并已建档入库,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67人,中级职称1034人,老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
(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1、积极开展农村科普活动。八年来,区镇两级老科协采取“左右互动,上下联动”的形式,与市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区科协及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共举办了蔬菜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牧养殖技术、健康养生知识、“相信科学,反对邪教”等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活动58场次,发放科技资料和科普宣传单2.6万份,发放科普光盘710多份,受教育群众3.68万人次。
2、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联合区科协、区教育局和市区地震局组织开展了科普知识展板、科普仪器进校园、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等活动4次;聘请中科院专家来我区开展科普大讲堂活动3次;开展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8次,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青少年学生2200人次,每年都有20多名学生在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开展全区“七巧科技”系列活动8次,参与“七巧科技”活动的青少年学生4600余人次,每年都有40多名学生在省市及全国“七巧科技”活动中获奖。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走在了全市前列,区科协、老科协多次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
3、积极拓展科普宣传渠道。联合区科协在区电视台、《薛城周讯》分别开办了“科普在线”和“科普之窗”栏目,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普知识,推广科学技术,为提高大众科学素质服务。积极把我区老科协工作亮点、老科技工作者事迹及论文总结上报省市科协、老科协,并发布在省市科协、老科协网站上,扩大了宣传,增强了影响力。其中,卫生专委会老专家吴乙青撰写的《清营解毒汤加味治疗外科急性感染》论文,在省老科协、省卫生保健协会组织的“中医药保健与科学发展论坛报告会”上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三)强化科技示范项目建设,辐射带动群众科技致富
努力为科技示范项目建设做实事做好事。积极联系协调有关镇街和金融部门,争取他们对科技示范项目的支持,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使用、资金缺口、道路建设、供水供电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创造有利条件。
注重发挥示范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项目基地通过试验示范,把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新技术及时向周边群众进行推广,带动农民扩大生产。科技示范项目基地共向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良苗木6.8万棵,扩大本区果树栽培面积900亩,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辐射带动120余户农民依靠科技发家致富。
全区已培育科技示范项目15个,其中,省级示范项目2个,市级示范项目11个,区级示范项目4个,已建立的科技示范项目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为切实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参谋智囊作用,区老科协注重选取一些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受益的题目进行调研,形成了一批有分量有见地的调研报告。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工作已成为我区老科协工作的亮点。
2012年11月,全市老科协建言献策座谈会在薛城召开,区老科协第一个作了典型发言,进行了经验介绍;2013年10月,“中国老科协政策调研与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枣庄召开,观看了薛城老科协工作现场,听取了薛城老科协“关于政策调研与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
区老科协已完成的调研报告有“薛城区农村饮水供水现状、水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区城市绿化的调研与建议”、“关于加强我区社区物业管理的建议”等14篇。其中有6篇调研报告被区委、区政府批转给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采纳利用。“关于薛城大沙河水环境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研报告”、“老有所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关于科学抗旱工作的建议”3篇调研报告,被市科协、市老科协以文件形式在全市转发,市科协主席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各区市科协、老科协以此为例搞好调研和建言献策活动。
(五)注重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1、按照省、市老科协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做好在新兴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区老科协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广泛发动,充分宣传,认真督导,在新兴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开展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已初步评定上报农业、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52名。其中,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13名,初级职称27名,激发了我区新兴经济和社会组织中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组织参加了全省老科协等四部门开展的“庆祝建国60周年暨中国老科协成立20周年书画摄影展”,连续8年组织开展了“科普杯”老年台球邀请赛,组织开展了两届“车神奚仲杯”博乒网山东城市乒乓球邀请赛。
3、按照省、市老科协要求,积极开展了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职称申报工作,几年来共申报10名,已批准9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 名,副高级职称8名。
总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老科协的指导下,我区老科协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2008年、2009年市科协、市老科协先后在我区召开了现场会;2010年省老科协在我市召开现场会,主现场放在我区科技示范项目 “邹坞大樱桃示范园”;2012年11月,全市老科协建言献策座谈会在薛城召开,区老科协第一个作了典型发言,进行了经验介绍;2013年中国老科协政策调研与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枣庄召开,参观了我区老科协现场,听取了薛城老科协“关于政策调研与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区老科协在省五年一次的评选表彰中,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并连续3次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常庄镇老科协、福泉社区老科协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8人次分别被评为省、市级先进个人,1人获三等功奖励。2014年以来,中央电视4台、山东电视台、枣庄电视台先后播放了我区老科协组织农业老专家积极为农民服务的事迹。区委、区政府对老科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使老科协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办公经费得到较好落实。
回顾几年来走过的路程,区老科协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也探索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这就是:做好老科协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做到“牢记两个依靠,突出两个重点,贯彻两个坚持”。
两个依靠是:依靠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重大活动及时向区委分管领导汇报;依靠中办发[2005]9号和鲁办发[2005]22号文件来指导行动,充分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作用。
两个重点是:重点抓好农业“三下乡”,搞好农民培训,帮助农民科技致富;重点抓好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不断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道真言、献良策、出实招,助力我区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两个坚持是:坚持与上级科协、老科协及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活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形成合力;坚持依靠活动赢得活力、依靠作为赢得地位、依靠人格赢得人心。形成老科协主动协调,各部门乐于配合,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老科协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困难和问题
1、有些社会组织和党政部门领导对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及老科协组织发挥作用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的环境不宽松。有的地方没有把老科技人才作为财富,没有从科技兴农、科技兴区和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老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思想理念上忽视了老科技人员智力型、社会公益型,拾遗补缺型等不可代替和不可缺少的结构优势,没有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
2、在清理规范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中兼职的工作中,存在对上级精神领会不透,把握不准的情况,在执行上级通知精神时,使得一些人员辞了会长、副会长还要求辞掉常务理事、理事等,挫伤了他们参与老科协工作的积极性,导致有些基层老科协没有了会长,影响了老科协工作的正常开展。
3、老科协基层班子人员不稳定。由于基层干部调整频繁,基层老科协会长调动后未及时明确新任会长,影响了老科协工作的连续性及老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
4、组织体系及平台建设有待完善。部分想发挥作用的老科技工作者找不到发挥作用的平台和组织,全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比例有待提高,潜力有待挖掘。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松散、困难多。老科协组织没有编制,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活动场所、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及参与活动时的误餐费等亟待解决。
5、新闻媒体宣传支持力度不够,基层老科协没能做到“大联合、大协作”,基层老科协工作的影响力较弱、影响面较窄。虽然各自都开展了工作,组织了活动,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形成合力还有待加强。
三、意见与建议
最近,中国老科协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新任老科协会长陈至立都作了重要讲话。各级党政要按照上级要求,重视、关心、支持老科协工作,充分发挥老科协作用。
1、要切实加强对老科协工作的领导。在“纪念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习近平在指示中提出:“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组织负责人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中办发[2005]9号和鲁办发[2005]22号文件精神,提高对老科协发挥作用的认识,在思想上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老科协是人员智力型、社会公益型,拾遗补缺型的社团组织”,真正重视和加强老科协工作,充分发挥老科技人员的作用。各级党政也要从政策等措施上为老科协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支持。
2、巩固完善各级老科协组织,搭建老科协服务平台。要加强各级老科协组织建设,选好德高望重、富有奉献精神、热心老科协事业的“带头人”和领导班子,为老科协工作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除特殊原因不应轻易调换老科协领导班子人员,要做到凡是老科技人员集中的地方都要建立老科协组织。要确保老科协办公人员、办公场所、办公经费和办公设施落到实处,为老科协开展工作、组织活动搭建坚实平台,吸纳更多的老科技工作者参与到老科协工作中来。
3、新闻媒体要加强对老科协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取得的新成绩、新成就,为老科协工作发展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帮助各级老科协发现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典型,将支持关心老科协的好领导、杰出的老科技工作者、出色的老科协工作者及时推介出来,促进老科协工作的深入开展。
4、研究和探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的新路子。要按照中办、国办《进一步扩大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科技评估、工程技术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等工作,可以由科协所属协会承接的要求,认真总结去年开展的“在新兴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经验,研究探索适宜承接的政府转移职能事项,明确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为顺利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创造条件。
5、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和凝聚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主动参与科技改革、创新发展、科学普及等各项工作,为建设新薛城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献计出力;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反映老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和要求,维护他们的权益,为他们多做好事实事;要选择重要题目进行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实力,增加活力,扩大影响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老科协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要求,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老科协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团结广大老科协工作者,为薛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余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薛城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16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