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咖啡中含有致癌化学物质丙烯酰胺,饮用会致癌。
真相:在对食物进行油炸、烘焙和烤制等高温加工时,由于食物中的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氨基酸发生反应,而使食物颜色呈现黄色或棕色,并散发出诱人香气,这个反应被称为美拉德反应。而食品中还原糖和一种叫天冬酰胺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时,副产物中就有丙烯酰胺。当焙烤、油炸等加热过程超过120℃,食品中就会产生丙烯酰胺,且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量越大。咖啡之所以被和癌症联系在一起,与丙烯酰胺的2A类致癌物身份脱不开关系。按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分类,丙烯酰胺被列为2A类致癌物。据《食品与化学品毒物学》期刊2010年刊载的《人类对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摄取量的预估》一文指出,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 2.6 微克至 16 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按此计算,一位体重55公斤的咖啡爱好者,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43微克。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为0.45微克,他每天至少要喝 318 杯黑咖啡才可能产生致癌的风险。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几杯咖啡,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而且,据研究,丙烯酰胺虽然可导致大鼠患上多器官肿瘤,但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引用咖啡可致癌,因此其对人类只是具有潜在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