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枣庄市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

来源: 枣庄市科学技术协会 时间: 2016-05-17

    枣科协字[2016]15号

  枣庄市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枣庄市科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两大高地建设,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按照“四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平台促进科协更好地融入党政工作大局,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抓手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水平,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为重点不断提升学会能力建设水平,以机关作风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推动科协事业的改革发展,不断推动科协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握科协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

  1.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找准科协组织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位置,科学谋划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研究部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组织、动员、团结科技工作者围绕大局建功立业。

  2.深入学习中央办公厅《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要求和省科协系列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我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改革,使科协组织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动员全市各级科协、学会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深化改革的方法路径,为全市科协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二、提高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促进科协工作更好地融入党政工作大局

  1.切实加强科技思想库建设,以服务党政科学决策为切入点,以建立健全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建言献策”等科技建议征集制度,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2.以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为着眼点,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百名专家进百企”等活动,组织优秀专家、学者走入企业开展讲座、科技交流活动,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3.积极申报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把地方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与省级学会的学术优势、人才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4.持续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产学研合作示范工程”评选、“老专家科普行”、“向企业送管理”等活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三、提高学会自身发展能力,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1.实施“学会创新与能力发展提升工程”。制定学会改革标准,分解细化考核指标,引导学会加强学术交流、人才托举、自身建设等工作。加快推进学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改革,激发学会活力,提升服务能力,把蕴藏在学会内的创新资源转化为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

  2.积极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动员支持学会参加社会组织登记评估,申请进入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条件的社会组织名录,争取年内更多市直学会达到3A级以上标准,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做好准备。

  3.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全力推动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适时举办全市学会秘书长专题培训班,邀请全国和省内相关专家授课,积极承办高规格的学术交流活动。

  四、围绕重点人群开展工作,切实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1.充分发挥科协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牵头作用。运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政策杠杆,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形成广泛高效的社会动员机制。

  2.针对重点人群,广泛组织活动提升素质。针对未成年人,要积极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七巧科技竞赛”、“科普报告百校行”、“大学生科技节”、“机器人大赛”等校园科技传播系列活动。针对农民,大力实施“百会联百村”科普惠农行动,组织优秀农技协、涉农学会进行技术帮扶。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科普乡镇(街道)、科普社区等创建活动。针对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继续办好“科普日”、“科技周”等群众性科普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加快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力度,完善总校建设,扎实推进分校、教学点和讲师团建设。

  3.实施精准科技扶贫。把“百会联百村”活动与省科协开展的“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有机结合来,积极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全市上下联动和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把涉农学会人才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市场信息与贫困村的脱贫需求有效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到基层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实现科技扶贫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推送。

  4.加快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枣庄科技馆新馆建设,力争把新馆建设一个具有枣庄特色,集科普展示、体验互动、信息服务、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重要科普场馆。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成立枣庄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大力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和科普大篷车活动。

  5.扎实推进反邪教工作。围绕全市维稳工作大局,积极开展反邪教示范乡镇(街道)、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抵御邪教能力。

  五、做好人才工作,服务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1.建立健全科协干部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制度。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队伍结构和思想状况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对科技界的政治引导能力、联系服务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

  2.精心打造青年科技奖、杰出工程师等品牌奖项,继续开展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活动,积极举荐我市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项目。建立高端战略人才储备库,及时发现、举荐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3. 建立常态化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制度,加强站点建设,及时反映基层科技工作者意见建议。畅通科技工作者权益维护和诉求反映渠道,全力做好代表、委员的联系和服务工作,发挥科协组织代表科技界参政议政作用。加强老科协组织建设,重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在建言献策、科技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公益活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 组织好中国科协会员日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展示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团队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起科技工作者的强大正能量。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科协服务能力和水平

  1.加强组织阵地建设,强化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健全完善乡镇(街道)科协组织、两新科协组织,巩固加强现有企事业科协组织建设,推进科协组织向企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延伸。提升农技协社会化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农技协等基层组织在凝聚人心、带领群众靠科技致富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召开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现场会。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突出问题导向,抓好整改落实。组织开展好“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开拓进取。

  3.加强作风建设,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强化责任管理,推动机关作风在新常态下进一步转变。根据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排出创建文明单位的任务指标和重点活动,明确责任目标和完成时限,扎实推进文明机关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科协组织的文明素养、文化内涵,锻造一支“作风严谨、廉洁高效、团结协作、务实进取”的科协队伍,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枣庄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6年4月11日

  附件:

  枣庄市科协2016年重点工作

  1.制定出台《枣庄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做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考核工作,与区(市)政府签订纲要实施工作责任书,适时召开年度工作会议。

  2.加快推进枣庄科技馆新馆建设,完成展品及布展方案的深化、设计、招标等工作,确保如期开馆。

  3.实施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充实完善科普惠农项目库。联合市财政局评选一批优秀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社区和科普带头人,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推进“银会合作”支持基层农技协发展活动。

  4.开展“百会联百村”科普惠农行动和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共建第二批科普示范村,设立枣庄市“百会联百村”科普惠农行动专项资金,适时召开工作现场会。

  5.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指导有条件的社区建设科普e站,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奖补项目。

  6.抓好“数字科普工程”,督导维护数字科普终端良好运行。启动数字科普扶贫项目。

  7.推进社区科普大学建设,组建科普讲师团,适时召开现场会,督导区(市)分校建设,指导街道、社区基层教学点建设。

  8.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七巧科技竞赛”等竞赛活动。组织“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科普报告百校行”等校园科技传播活动。

  9.组织开展2016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加强城区重要街道、广场、公园等重点公共场所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10.实施山东省“科普基础设施拓展工程”,推荐科普教育基地参加三星级、四星级“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评选,建立全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

  11.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百名专家进百企”等活动。积极申报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12.组织第十八届枣庄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征集和“淮海科学技术奖”申报评审活动。

  13.实施“学会创新与能力发展提升工程”,动员支持学会参加社会组织登记评估,争取年内更多的市直学会达到3A级以上标准,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做好准备。适时举办全市学会秘书长专题培训班。

  14.筹建枣庄市工程师协会。

  15.组织第二届枣庄市青年科技奖、首届枣庄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十大杰出工程师评选活动。

  16.组织好县域流动科技馆巡展,适时对区(市)科协巡展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奖励。

  17.组织好全市第三届机器人大赛、暑期科普电影放映、科普消夏等活动。

  18.在市电视台、市电台、枣庄日报分别设立专栏节目、专版,宣传科协工作,传播科普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19.完善反邪教网络体系,开展“科学、和谐、关爱”示范镇(街)、社区创建活动,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加强理论信息宣传工作。

  20.加快老科协组织建设,开展“老专家科普行”活动,培育项目示范基地,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扎实推进职称评审工作。

版权所有:枣庄市科学技术协会 鲁ICP备05008974号
Copyright 2012 THE MAGISTRATE PEOPLE'S COURT OF SHIZHONG
电话:0632-3321213 传真:0632-3321213 举报中心:skxbgs@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