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引领风尚,文明之光照亮级索。近年来,级索镇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文明乡风的关键举措,多管齐下、精准发力,坚持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群众杜绝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摒弃婚丧陋习,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
“基层自治”共绘文明同心圆。级索镇坚持以辖区50个村为基本网格,村村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和红白理事会,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研究制订《红白理事会章程》,修订了符合本次实际的《村规民约》,将红事标准亮尺“限高”、白事压缩“减负”,做到“村管户行守章,一把尺子丈量”,形成了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达到了“轻装上阵”负担减、“文明润心”受感染的效果。
“多元宣传”引领道德新风尚。级索镇坚持以“好典型”引领“新乡风”,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文明新风的耳濡目染,努力将移风易俗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借助“我们的节日”、“一村一场戏”等主题活动搭建移风易俗实践平台,培育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倡树乡风文明新风尚,努力营造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和谐文明的良好镇域氛围,做到宣传入心入脑、走心又“走新”。
“文化浸润”培育文明新风。文化阵地筑牢文明根基,级索镇以四大本土传统文化为根基,打造以级索社区“革命文史馆”、水磨庄“明清四合院”、北杨楼“四知堂”、郝屯“孝善馆”、北赵“家风家训馆”等为典型的一批乡村文化阵地。通过创建相应志愿服务品牌与宣讲队伍,用“大白话”代替书面表达,用身边个例向群众答疑解惑,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让文明乡风更“暖民心”。
下一步,级索镇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飞入寻常百姓家”,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倡新风”的社会氛围。
供稿:滕州市科协
审核:鲁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