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善南街道善国贾苑社区文化广场上,一场由居民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小戏《新风记》引得观众掌声连连。剧中“高价彩礼变集体婚礼”“鞭炮换鲜花”等情节,正是街道以文化浸润推进移风易俗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善南街道以破除陈规陋习为突破口,通过创新宣传、实践融合、长效治理“三向发力”,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创新宣传形式,让新风“活”起来
善南街道改变以往单向说教模式,创新宣传形式,构建起立体宣传矩阵,以多元场景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巧借传统古会、集市“地摊”、社区广场等场所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志愿者化身“文明说书人”,用方言土语将“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娓娓道来,同时发放可降解环保袋、狗绳等“新风大礼包”,积极向大家倡树身边的美德健康新风,让理论宣讲变得“可触可感”。
深化实践融合,让新风“实”起来
积极打造“和善+”社区文化品牌,注重文化浸润和潜移默化,开展“文明相亲会”、“社区运动会”、“移风易俗进课堂”、“移风易俗对对碰”等特色活动,将新风实践融入百姓生活全场景,让人们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接受移风易俗的教育和熏陶,增强居民认同。同时将移风易俗与美德信用建设结合,居民参与文明宣讲、简办红白事等可获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优先享受社区服务,形成移风易俗与群众利益“双向奔赴”,文明实践焕发持久生命力。
长效治理护航,让新风“稳”起来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将抵制高价彩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敬亲等内容纳入其中,让移风易俗有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在红白理事会的积极引导下,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蔚然成风。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乡贤、网格员、志愿者组成“新风劝导队”,常态化开展入户新风倡导活动,同时,深化道德评议会作用,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鼓励大家弘扬文明新风,争做移风易俗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践行者。
从“摆地摊”到“进课堂”,从“信用积分”到“制度规范”,从“指尖”到“心间”,从“他律”到“自律”,善南街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迈上新台阶。接下来,善南街道将不断探索实践移风易俗的新途径与创新举措,引导群众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续以文明之力绘就幸福善南新图景。
供稿:滕州市科协
审核:鲁开兵